

~Yan Yan in Newborn Session~
Yan Yan 這個小寶寶,睡覺的時候很乖很安定,我們一起幫她擺 pose 做動作,她都非常配合,逗得我們好開心呢!聽說嬰兒按摩有助穩定情緒,今日就來講講有關知識啦! 嬰兒按摩並非只適用於早產、過輕、過重或生病的嬰孩,所有嬰兒都可透過按摩來改善和調理身體,以及有助他們的腦部發展,讓腦細胞和神經系統得到適當刺激,促進神經系統發育,從而助長智力發展。 許多專家多年的研究及臨牀已證明,按摩能加速嬰兒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令免疫細胞保持活躍,抵禦病菌侵襲。按摩也可刺激腸胃管道活動,幫助食物消化及吸收,並減少便秘。重複按摩及刺激肌肉,能強化肌肉和增加肌肉彈性,使之更為結實,對於日後發展神經系統和作出有意識動作很重要。 應於何時替嬰兒按摩?早上嬰兒睡醒時進行按摩,可使其產生愉快及放鬆的感覺。於晚上按摩能改善睡眠質素,減少哭鬧時間,睡得更安穩。按摩前,把孩子置於浴巾或棉氈上,倒少許嬰兒潤膚油或潤膚乳液於手心,然後摩擦雙手,讓手部及潤膚品暖和後才使用。若天氣寒冷可開暖氣機,讓房間保持溫暖。 按摩手法要輕柔,別強逼嬰孩保持固定姿勢。如他們情緒反應激烈,則應暫停按


~Sum Lui in Natural Session~
兩歲大的Sum Lui 好喜歡趁著好天氣出去玩,看看她健康的膚色便知道。不似現今在街上,車廂上隨處可見的小朋友,終日拿著智能手機、IPad等玩耍。這些電子產品對小朋友的視力、腦部發展等的負面影響相信不用我多說吧。父母用手機安撫「扭計」的幼童,電子產品儼如一個電子奶嘴;只要將手機塞在小孩的手中,他們便會安靜下來,情況就像以電視當媬姆一樣。雖則短期內方便有效,但當孩子越是接觸過分刺激及有趣的電子畫面,就會越難在較平面及靜態的工作上集中精神,長遠會對孩子造成一個惡性的循環。 從言語治療師的角度來看,這些電子產品更會影響小朋友的言語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因為玩電子產品是一種單向的活動,小朋友只需接收而不用回應,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會令小朋友失去溝通動機、減弱語言表達和理解能力,小朋友若只活在電子世界,不和其他人接觸,社交能力會漸漸喪失呢!面對寶寶,最好還是「郁手郁腳」和面對面交流。全因面對面溝通、眼神交流,是發展社交和情緒技巧的基礎。既然電子產品為小朋友帶來這麼多害處,今天就開始向這些電子產品說不吧!


~Norris in Cake Smash Session~
Norris BB 11 個月大,是處於一個探索期,對身邊的種種事物充滿好奇,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和啓發他的觀察能力呢? 所謂觀察力,是綜合了視力、聽力、觸覺、嗅覺、方向感、距離感、圖形辨別、時間觀念等多種能力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首先,視覺上來說,爸爸媽媽可以多帶孩子到大自然看美麗的風景,到花園玩耍,孩子在草地上可以發現許多好玩的東西,他眼前可能有綠色的草、幾朵黃色小花、一堆泥土、一群螞蟻⋯⋯那你就可以趁機會問問他:你在看螞蟻嗎?螞蟻好有趣啊!適當地給孩子肯定,就可以讓他的注意力繼續集中在螞蟻上,注意得愈深,時間愈長,就可觀察得更細緻、更認真,對他們發展就更有利。孩子最初的觀察活動,多數是無意識的。所以如果這時能得到父母的肯定,他的觀察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加深他對各種事物的印象。 而大腦所獲得的信息中,有80 – 90%是通過視覺、聽覺輸入大腦的。因此,培養孩子對聲音的敏銳度,亦是好重要。除了讓孩子多聽動人的音樂,每天跟孩子說話,對小朋友也有幫助。媽媽可以藉著睡前故事時間,一起看圖書,細心地用說話引導孩子。有時候,孩子看到圖書上鮮豔的圖片會表現得很開心


~Hugo in Newborn Session~
剛出生了 14 天的 Hugo 寶寶來了拍照,安穩地睡在軟軟的籃子裡,很甜呢!近來愈來愈多父母會把在我們的影樓拍攝孩子的照片,在「滿月酒」「百日宴」當日回放給賓客看。「滿月禮」的習俗歷史悠久,嬰兒出生滿一個月可稱為「彌月之喜」。所謂的“辦滿月酒”,宴小孩的親朋好友。在滿月當天,嬰兒身穿新,新鞋襪、新身飾,手環等等,睡在母親的懷裡,按孩子的身份逐桌叫著長輩的稱呼,與長輩一一見面,接受長輩們祝福,把小小新成員介紹給大家。酒席散時,主人要向賓客分送“紅蛋”、“紅長生果”(染紅的花生)。滿月酒後的當天或第二天家裡還要向街坊鄰里分送“紅蛋”、“紅長生果”和“長壽麵”,讓親朋好友分享這份喜悅。 但為寶寶設宴時,因剛出生的寶寶,抵抗力弱,且很少接觸外界。宴會人多熱鬧,空氣難免翳焗,故此宴會場地要盡量通風,同時應選擇大一點的空間,使人群不致過份擠迫。宴會期間,或會用麥克風或電腦播放影片,請留意聲浪會否過大。突如其來的大聲浪會令孩子受驚嚇哭,也會影響聽力。而且因為要接觸的賓客多,媽媽應隨身帶備消毒紙巾或消毒搓手液,以便不時之需。做足準備,享受一個歡樂而充滿祝福宴會


~Hei Yau in Natural Session~
4個月大的Hei Yu好喜歡逗身邊的人和她玩,一開心的時候會舉起手仔甜甜笑。大概是0-3歲這個年紀的孩子,活潑好動,開始想要自主,那麼到底這個年紀的孩子爸爸媽媽該怎麼陪孩子玩,才能發展出好情緒、好行為、好腦力呢?下面四個項度的發展重點與策略,爸爸媽媽可以參考一下。 這時期的孩子,對世界的探索動機是很強的,什麼東西都想摸一摸、按一按、玩一玩,也常放入口中咬一咬,因為他們要用各種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事物,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玩具安全及清潔。如果寶寶明明想玩卻會很容易分心或放棄,父母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找不到適當的玩法,或者是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較低,因此爸爸媽媽的陪伴對於專注力發展很重要,和寶寶一起堆積木,學習認字卡,邊玩邊教導。此外,通常幼兒喜歡觀察其他孩童伙伴遊戲,來擴充自己遊戲的方式。如果在家中可以認真玩,只是在外面都一直分心,是「正常」的,父母不需因此而擔心寶寶是否專注力不夠。父母在陪伴過程中,少「主導」,多「擴充」,例如寶寶在玩沙的時候,不要要求他一定要做出什麼作品或怎麼玩,但你可以在他旁邊示範一些玩沙工具的操作來吸引寶寶,讓寶寶了解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