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 Yau in Natural Session~
- Andrea Ho Photography
- Aug 1, 2015
- 2 min read
Updated: Nov 3, 2021
4個月大的Hei Yu好喜歡逗身邊的人和她玩,一開心的時候會舉起手仔甜甜笑。大概是0-3歲這個年紀的孩子,活潑好動,開始想要自主,那麼到底這個年紀的孩子爸爸媽媽該怎麼陪孩子玩,才能發展出好情緒、好行為、好腦力呢?下面四個項度的發展重點與策略,爸爸媽媽可以參考一下。
這時期的孩子,對世界的探索動機是很強的,什麼東西都想摸一摸、按一按、玩一玩,也常放入口中咬一咬,因為他們要用各種感官去認識這個世界的事物,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玩具安全及清潔。如果寶寶明明想玩卻會很容易分心或放棄,父母要特別注意,有可能是孩子自己找不到適當的玩法,或者是孩子的挫折忍受度較低,因此爸爸媽媽的陪伴對於專注力發展很重要,和寶寶一起堆積木,學習認字卡,邊玩邊教導。此外,通常幼兒喜歡觀察其他孩童伙伴遊戲,來擴充自己遊戲的方式。如果在家中可以認真玩,只是在外面都一直分心,是「正常」的,父母不需因此而擔心寶寶是否專注力不夠。父母在陪伴過程中,少「主導」,多「擴充」,例如寶寶在玩沙的時候,不要要求他一定要做出什麼作品或怎麼玩,但你可以在他旁邊示範一些玩沙工具的操作來吸引寶寶,讓寶寶了解沙不是只用手玩,還可以用工具玩。
另一方面,多問孩子問題,也多回答孩子的問題,可以促進孩子思考,多和孩子解釋物品的數量、顏色、大小等特質,和孩子玩玩「找出特定物品」的遊戲,例如:一起找出黃色三角形的積木。
認知的架構取決於孩子體驗,無論是肢體動作技巧或用手把玩物品,都是在提升自己認知的過程。父母在陪玩時,要參與而不是光在旁邊看或是「主導」。擴充寶寶的玩法對孩子來說是有趣的新發現和培養新的經驗喔!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