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Jeremy in Cake Smash Session~

孩子在未學會說話前,他們已懂得用啼哭、聲音、面部表情、手勢或身體語言來與人溝通。說話是語言溝通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孩子若要學懂用說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首先要明白話裡的意思。Jeremy 寶寶已經可以聽懂簡單的指令,大人說話的時候他會凝神看著。因此,家長可以先啟發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語言基礎,然後再鼓勵他多說話。 1. 先學聽,後學講 跟孩子說話時,要先取得孩子的注意,可叫他的名字,輕拍他,讓他望著你才跟他說話;也適宜關掉電視機,因為清靜簡單的環境能幫助孩子集中精神,聆聽你的說話,增加他的學習機會。 2. 說話生動又清楚 與孩子說話時聲線要柔和,音調多加抑揚頓挫,讓他覺得說話是件輕鬆有趣的事;同時,說話要慢而清楚,因幼兒可能還未能明白你在說甚麼。 3. 用淺易的字眼,長話短說 幼兒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對他說話要簡短易明,如對兩歲前的小孩說:「給我杯子。」而不是「給杯子媽媽喝水」。亦可加上一些常用的手勢來幫助他明白,使說話更有趣。 例如: 「給我」-伸出手掌 「棒」-豎起拇指 「我」-拍拍自己 4. 輕鬆自然的氣氛 讓孩子在輕鬆的氣氛下學說話,強迫他在人前說話或表演只會弄巧反拙。 5. 跟隨孩子的興趣 要跟隨孩子的興趣,讓他作主導。例如孩子愛玩積木,便利用與他玩積木時跟他說話:「俊俊玩積木。」「搭高樓。」「排火車,真棒。」選擇孩子精神狀 態佳及心情愉快時與他玩耍,玩的時間不需要長,但親子雙方都必須投入。遊戲或玩具要配合孩子的年齡,發展階段和興趣,以增加孩子的投入感及成功感。 6. 把握說話的機會,多談眼前的事物  • 你是孩子最佳的說話模仿對象。盡量多跟孩子談眼前的事物和日常的活動,例如新事物的名稱及用途。鼓勵孩子模仿說出來,但不要勉強他。   例如:   -跟孩子洗澡-和他談身體各部份   -到超級市場-告訴孩子你要買的東西   -跟孩子看書-形容一下書內的圖畫或說簡單的故事   -出外遊玩-告訴孩子沿途所見的事物  • 也可把相關的說話和動作連在一起,如當媽媽在洗碗時說:「媽媽洗碗。」或爸爸在掃地時說:「明明,爸爸掃地。」  • 利用不同的問句,提高孩子在日常應對的理解及表達能力。例如在吃東西時問孩子「好吃嗎?」「飽了沒有?」或問「你干什么?」等。  • 當孩子能熟練地使用一些詞彙時,你便可以耐心地去鼓勵孩子把單詞組合成雙詞,加長語句。 7. 鼓勵孩子自己說多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耐心聆聽和猜想他要表達的意思。不要讓兄姊代他說話或是當他說到一半時,父母便代他把話說完。例如:孩子想要東西時,讓孩子先說出要求,伸出手說:「要」、「餅」或「吃」,才把東西給他,也可趁機教他說出物件的名稱。 8. 對孩子的說話或發聲要即時回應  • 多聆聽孩子,要即時回應和讚賞他的發聲或說話。  • 這階段毋須要求孩子發音準確,只須把他說的話正確地複述一遍便可。  • 不要模仿他的錯音來跟他玩,以免增加他重覆錯音的機會。 9. 積極態度和讚賞 採取正面及積極的態度。不要因孩子不說話而奚落他,怪責他,反而要讚賞他盡力嘗試去說。 10. 提供其他啟發性的學習環境 安排合適的社交活動,例如:帶孩子到遊樂場玩,參加小朋友的生日會等,亦可考慮安排他進幼兒園學習,讓他多接觸其他小朋友,藉以幫助他學習說話和與人溝通。 每個孩子的語言發展步伐都不一樣,即使孩子的發展進度與別的孩子不同,也母須過份擔心。不論如何,只要你耐心地鼓勵和誘導孩子,便能奠下啟發語言的根基;再加上你把啟發語言的技巧應用於日常生活與遊戲中,讓孩子多聽多講,就能幫助他在語言學習方面有所得益。

Featured Posts

Post Categories

Cake Smash

New Born

Natural

Recent Posts
Archive
Search By Tags
Follow Us
  • facebook.png
  • instagram.png
Andrea Ho Photography
By Appointment
Phone: 9179-7113
Email: info@andreahophotography.com
 

 

 

Office Hours

Mon – Fri: 10AM - 6PM

Sat – Sun: 10AM - 7PM

 

© 2020 by Andrea Ho Photography. 

 

 

 

All photos and text are copyright 2020 Andrea Ho Photography Hong Kong and may not be reproduced or used in any manner without permission.

bottom of page